千里之行,始于足下

写这个博客让我觉得有点儿奇怪。首先,我已经启航一个多星期,但是,今天才开始记下这次旅游的经验。其次,我最近几年的旅游都是手写的日记。我也不知道这次算不算旅游。我毕业了,签证到期,不愿意回美国,所以就收拾行李准备出国。

我从北京站开始,乘坐前往山东威海的通宵火车。在候车厅的时候我就意识到我应该赶快离开中国,我慢慢地讨厌很多在中国非常普遍遇见的事情。比如说,中国人喜欢占位子。很多座位都没有人,但是人还是放下行李或者外套就占用。你非常礼貌地问能不能坐下,吃一顿闭门羹,“有人”!等着瞧这,明明没啥人。心情不愉快。

上车就更糟糕了,我硬卧车厢塞满了人货,根本没地儿放我一个中等大小的行李包。只能拉在走廊里。我也是上铺,好在我已经在车站办好了睡前的手续。

威海的天空蔚蓝,空气无烟,到处都是新盖的楼房,大体的印象是一个适合人生的地方。可惜,我要赶上船,无法多留几天爬山什么的。当然,夏天来一趟应该更好一些。现在太冷玩水。

但是,我不知道以后还会不会回来的。我从威海打算坐渡轮船到韩国,在韩国待两个月左右,又从韩国坐船到日本,又在日本待两个月左右。我已经买了一张从日本札幌到北京的飞机票(趁“国际转机”的优惠政策,在京津冀无签证则能待144个小时)。至于后来,不清楚,也许去欧洲。

我对我目前的生活已经有很多疑问。我从中国到第三国家相等于把我的身份从中国同返回“老外”。我心里有没有做好准备接受日常生活的压力?我真的这么自信能短短的时间内学一口流利的韩语吗?最明智的选择应该是从地图上选一个地方,在那边招聘,然后好好过日子。总比流浪舒服一些。旅游就是无聊、寂寞和忧虑的总和。但是,我仍然无法拒绝“走遍天下”的诱惑力。可惜,我没有自由的、兼职的收入来源。


火车票(硬卧)244.5元
船票(经济)788元
公交1元
青旅26元
晚餐(韩式面)50元
总共:1109.5元

北京到首尔的直飞票价约1100元,这么走不剩什么钱,但是至少应该更有滋味。


学中文的故事

第一部

我来了中国之前,我对中文完全不感兴趣。从前,我起了一个主意,想要学一门不基于罗马字母的外语。当时,我上的大学只有两个符合这条件的外语课,即中文(普通话)和阿拉伯语。我选了阿拉伯语。可笑的是,我现在精通中文,反而阿拉伯语对我来说,仍然是一个大秘。

我即将达到中国的第一次之前,我妈妈问了我,会不会学点汉语。我肯定地回答:不。那次旅行要跟一个老朋友搭伴,他据说已经会说流利的中文,我用不着操心。即使我自己一个人去西安、北京以及上海,在这些名胜古迹的旅游天堂,一个外宾按理说凭英语没问题。

尽管如此,入乡时,很难不随俗,或者说,无意识中,还习得了点汉语。我记得我学的第一个单词是“马马虎虎”,第一天也与“你我他”接触。随后,我顺便学了点基础沟通用于,如:“好”、“不好”、“要”、“不要”、“有”、“没有”、“这个”、“那个”,等。因为我的旅伴每次遇见一个路边小摊或者乞丐的时候,都会指一指我并说:他很有钱,我不得不尽快想起来否决的短句。旅行时,我拿起了两本旅行用语手册,并且从它们获得一定的汉语词汇以及句法方面的信息。但是,无论如何,单人旅行仍然是非常困难的事。我还记得对汉字的初恋,就是乘坐大巴从昆明到大理的时候,常常经过“大理”的路标,我就学会了“大”字。在西安的井井有条的道路上瞎转的时候,我熟悉了“东南西北”这几个字。

我从第一次在中国当背包客就迷上了中国。回国以后,我继续下工夫学中文,但是,环境一样,而且,两天打鱼三天晒网,没有任何进步。

一年以后,我搬到中国的时候,我自评汉语水平,还是会打一个零分。我会数到10,说个Hello,但是完全听不懂周边人在说什么话。好在,我没有正式的工作,所以大半天都用在自学上。我主要是以一本借来的课本(北京语言大学出版社出版的《汉语口语速成:入门上》)和几个汉语教学的播客。

我在深圳第一个月,几乎每天中午都去了同一家兰州拉面吃饭。虽然在墙上有图片版的菜单,我还是以他们一张纸的全汉字的菜单,一个一个指着手指瞎点菜。我在一个小笔记本拷贝我点的菜名,然后通过推测能力和电脑上的一个电子词典来翻译这些汉字。我很快就区别了“大”和“小”,“牛”和“羊”,但是我记得“面”给我带来的多么困难。词典里的释义都跟面食无关,如:脸、向着、当面、纺织品的正面,等等。兰州拉面的优点就是我在不知道点什么菜的时候,我还是能放心不会有什么莫名其妙的内脏。

我花了很多时间找地方“泡”,翻来覆去地进行同样的会话。即使我听不懂一半,我还比较轻易地猜出来谋生人在问我什么,如:哪国的、结婚了吗,等。

酒也是一个绝招,我不但经常泡一个酒吧试图跟可爱的吧娘搭讪,而且也与其他半醉的酒客进行交谈。

为了零碎活儿,我经常上公交穿越大都。这时候,耳朵一直塞着耳机,听MP3的汉语播客(主要是ChinesePod和ChineseLearnOnline,后来又加了PopupChinese)。我在家里的时候,投资了点时间把10几分钟长的播客编辑到其几十秒长的核心内容。然后,随机播放反复地复习。半个小时的大巴能联系50节课的中文。

时间流逝,我一直努力地学习,从一个课本跳到该系列的下一个。在六个月内,我对我中文水平有足够的自信心一个人出去旅游(3日游)。九个月内,一个人大型旅行(两个星期的)。第二年,我报名并通过汉语水平考试(老版本)的中级水平。我不记得,但是应该不需要手写多少汉字。

中文难学吗?

用英语阅读

简单地说,中文(汉语)一点儿都不难。虽然外语母语者一般不熟悉汉语语音系统带来的“声调”这个概念,以及中文的汉字远远超越字母语言的三十左右字母,但是如果一个汉语学习者仅仅关注这些,他们完全看错了难题。

其实,声调和汉字都不应该成问题。首先,声调在实际应用上不起多大的作用。很多基本音节本身没有多少声调的选择性,比如说“te”必然是第四声。其次,语境能消大部分的歧义。再次,大部分的中国人来自一个所谓的方言地区,而且这些方言的声调系统不一定与官方的普通话完全一致。这导致不少中国人与外国人一样难于把声调发准。你不是听说过那句话:“天不怕,地不怕,只怕广东人讲普通话”?

就汉字而言,虽然汉字多,并它们的结构上非常复杂,但是在现代社会我们对汉字掌握的标准已经很低了。我们不用拿笔写字,反而只需要通过输入法打几个按键,选择一个字即可。当然,还是需要下功夫识别很多汉字,但是,学会汉字在一定的程度上相等于学会汉语。你认识的汉字越多,你的词汇越大。因为汉语没有形态学这种把动词、名词等词变来变去来表达不同的意思,而且句法什么的也差不多能以若干特殊字作为焦点(如:把、是、的、被),所以我们有道理把识别汉字看成学会中文的主力。